道教研究论集

深入探索道教文化内涵

图书信息

出版年2015-7

ISBN9787547508855

简介

《道教研究论集》是美国著名汉学家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宗教研究系讲座教授柏夷的论文集,收录了柏夷有关中国道教的14篇论文。作为美国最主要的道教学家之一,柏夷的道教研究具有鲜明的文化史烙印,注重道教历史的发微剔幽,常能勾勒出其他学者看不到的暗流,于无声处别开生面。同时,秉承文献阐释的传统,他对道教文献,尤其是道教灵宝文献的研究,具有相当的功力。这本论文集不仅收录了柏夷的一些最重要的代表作品,而且风格多样,类型丰富,虽都是以小题目入手,却对启发学者的研究思路有很大的帮助。

简评

柏夷的英文诘屈聱牙,译者辛苦咧

真心有些深奥啊了…

整本书是对许理和一篇文章的致敬吧……还是有几处校订的错误。

以灵宝派及其经典为主,重视道、佛关系。比较注意道教的开放性、流动性、模糊性。读起来还是有些绕,观点的表述不太清晰。

作为这本一共14篇文章的道教论文集,12篇在讲佛教对道教的影响(道教这来自佛教影响,那来自佛教影响,这本书为啥不叫佛教对中国道教的影响),还有两篇一篇讲斗鸡,一篇讲女性主义批判。

许多段落的分析角度颇为别致,能明显地感觉到思维方式的不同,最喜欢的可能要属文学相关的章节。遗憾作者在论及灵宝系之外的经典时疏漏稍多,另外,部分引文断句有误,正文中亦存许衍字和别字。

最大的收获是,我应该再去研读一下乔治考莱夫的隐喻理论了。

坦诚讲,自己刚刚开始学习这个领域,看的并不是特别懂。但也陆陆续续记录一点。加之翻译的问题,看的也很考验耐心。柏夷不是在讲结论,而是讲他发现的现象。literature 是指文献,不是狭隘的文学,理论的深度,文献的厚度,观点的新颖度,再次感慨道教发源在中国,道教学研究在海外。

经典,但肯定不新了。

获得不少信息

本书阅读体验一般。

伯夷的书对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只能说是拜读,对灵宝经典的熟悉程度着实令人佩服,出入佛道之间,对文学也是信手拈来,驳斥Pauline Yu的那篇短文很有力,兴用metaphor来解释面目一新,对李白陶渊明的道教一面揭示得很棒,说来也真是遗憾,当一个文本被标记成文学之后,其他任何的可能和多样都被快速遗忘了。

数灵宝经、末世论、桃花源、成仙之阶、道教神系诸文对我启发最大。不知是人文环境的差异,还是国人翻译的问题,柏夷先生的遣词造句与思考逻辑有点复杂与跳跃,经常令人莫名其妙。😹个别地方或系手民误字,将“李凇”写作“李淞”,把“白衣天子出东海”写成“白旗”。🤣

我就看看,我不說話…

《道教神系》和《何为道之体?》比较有趣。

突破简单的佛教“影响”道教,回归道教本位的研究,麻布与灰等多篇很有启发。献上膝盖

下载地址
pdf
网盘访问密码:7788

-- EOF --

0 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