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从格物到致良知,唯正心而已。
简介
《传习录》是记录王阳明(1472-1529)思想的语录体著作。最初由王阳明的首徒徐爱提议,经由路侃、南大吉、钱德洪等众人之手,最后形成了现在通行的三卷本《传习录》。书后附有《朱子晚年定论》。
“传习”一词,语自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 ?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 传不习乎 ?’” 传,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;习,不仅仅指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学习、温习,更是践习。全书采用学生问,王阳明答的形式展开,又收有一些书信,内容丰富,王阳明的主要哲学观点,“心即理”“知行合一”“致良知”和“万物一体”等, 在《传习录》中均有体现。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心性儒学的高峰,黄宗羲在《明儒学案》中说:“有明之学,至白沙始入精微,……至阳明而后大。”钱穆认为,《传习录》是中国人必读的七部经典之一。梁启超称,学阳明先生思想,应读《传习录》。
这部作品包含了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,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。
在《传习录》中,王阳明探讨了人的本性、道德、知识、智慧等方面的问题,并提出了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致良知”等重要命题。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,但被外界事物所蒙蔽,因此需要通过修行恢复本性的光明。他还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,认为只有通过实践道德,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。
《传习录》的文字简洁明了,思想深邃,充满智慧和洞见。王阳明的语言风格流畅自然,深入浅出,使得读者容易理解其思想。这部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明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而且对现代读者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。
简评
从格物到致良知,唯正心而已。
此次读传习录,多有不惬于心者。夫子曰性相近习相远,诚为至论。孟子言性本善,已有所偏,阳明言心即理,则亦大过矣。内心调理与外部学习,缺一不可。
这个本子,比岳麓书社的本子好太多了。非常详细的注释和点评。
知行合一,不要眼高手低
天理是在切己体察功夫之中逐渐发现的 不是一开始就能实现的 敬畏的态度 精诚的功夫 虚心涵泳 起心动念处的良知良能 功夫落到一二切近体察处 扎实用功 涤除怨恨 恐惧 嫉妒的思想根源 全局纲领 复归本心 心安坦然 振拔生命 活活泼泼一颗真心 妙哉灵动 感通神会
0 评论